一、劳务派遣的定义
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
二、劳务派遣三性原则
《劳动合同法》第66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全国人大法工委向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给出答复,答复确定了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三原则: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所谓辅助性,即可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岗位须为企业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指正式员工临时离开无法工作时,才可由劳务派遣公司派遣一人临时替代;临时性,即劳务派遣期不得超过6个月。
三、劳务派遣四大原则
雇员租赁原则 、同工同酬原则 、拒绝垫付原则 、受益归责原则
四、劳务派遣的几种形式
1、劳务派遣 由派遣公司承担一整套员工派遣服务工作,包括人才招募、选拔、培训、绩效评价、报酬和福利、安全和健康等。
2、转移派遣 有劳务派遣需要的企业自行招募、选拔、培训人员,再由派遣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由派遣公司负责员工的报酬、福利、绩效评估、处理劳动纠纷等事务。
3、减员派遣 减员派遣指企业对自行招募或者已雇佣的员工,将其雇主身份转移至派遣公司。企业支付派遣公司员工派遣费用,由派遣公司代付所有可能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资金、福利、各类社保基金以及承担所有雇主应承担的社会和法律责任。其目的是减少企业固定员工,增强企业面对风险时候的组织应变能力和人力资源的弹性。
4、试用派遣 这是一种新的派遣方式,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将新员工转至派遣公司,然后以派遣的形式试用,其目的是使用人单位在##选才方面更具保障,免去了由于选拔和测试时产生的误差风险,有效降低了人事成本。
5、短期派遣 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共同约定一个时间段来聘用和落实被派遣的人才
6、项目派遣 企事业单位为了一个生产或科研项目而##聘用相关的##技术人才。
7、晚间派遣 用人单位利用晚上的特定时间,获得急需的人才
8、钟点派遣 以每小时为基本计价单位派遣特种人员。
9、双休日派遣 以周六、周日为基本计价单位派遣人员。
10、集体派遣 国有企事业单位通过劳务派遣机构把闲置的人员部分或整体地派遣给第三方。
五、劳务派遣的优势
1、降低招聘成本。派遣单位具有招聘操作工人和辅助性岗位人员的招聘渠道,大大降低用工单位的招聘成本,提高用工单位的招聘效率。
2、降低培训成本。 通过劳务派遣输入员工,用工单位可以同派遣公司一起完成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工作,而劳务公司也愿意配合此项工作,而在此项工作中用工单位用较少的人力财力就可以完成培训工作并达到工作要求。
3、降低薪酬支出。在实际用工中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确实存在差异。派遣员工除正常工资、加班工资、年终双薪及法定的福利外一般不享受正式员工的福利及其他奖励。
4、规避裁员风险。一旦用人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人力资源使用数量上的裁减,如果是存在劳动关系的员工必然引起劳动关系的解除,这种解除无论在程序上还是在经济补偿方面都有一定的法律强制性规定,而对于劳务派遣人员,用工单位可以用提高管理费或双方约定支付一定的补偿金作为条件与派遣公司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由派遣公司去承担由裁员而产生的大部分经济赔偿责任,从而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
5、规避或防范其他劳动保护方面的风险。 由于劳动者的无过错行为导致劳动合同或特殊劳动关系的解除(如因为不胜任工作、非因工疾病原因等)可能导致对其他员工产生负面影响,##劳务派遣机构(派遣公司)##性和对劳动法律的熟悉性,可以有效地帮助用工单位摆脱上述困境,或风险在发生之前就由于有相应的防范措施而得到了化解。
6、有利于用工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职能的变化,##的劳动保障监督有助于用工单位的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 派遣公司不论从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还是从##的劳动保障政策认知上都能起到对用工单位进行监督的作用。##的派遣公司的从业人员往往有很好的##功底和多年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背景,是用工单位所不及的。因此从规范和健全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尤其是劳动关系方面的人力资源工作派遣公司能起到顾问和指导的作用;更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用人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放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及合理配置。
7、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派遣公司##的人力资源服务团队,为用工单位提供##化咨询和日常人力资源业务指导服务,成为用工单位日常管理人力资源的合作伙伴,提升用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创造效益。
8、合法避税的一种手段。 企业从劳务公司输入的人员不得作为本企业计税工资人数。企业支付给劳务公司的劳务费用,凭劳务公司开具的发票予以税前扣除。